反病毒技术发展

2020-02-19
2020-02-19
2 min read
Hits

  技术部分第二节内容,即第二章《病毒与威胁基础》之任务 2《反病毒技术发展》

早期病毒

  文件感染方式

  功能单一

  防病毒应对:通过特征码匹配

特征码

  哈希散列

  一串二进制字符串

扫描引擎

  1. 自动化恶意软件初理机制
  2. 规定恶意软件入口点
  3. 匹配特征
  4. 挑战
    1. 资源占用
    2. 对抗变种能力
    3. 对抗免杀能力
    4. 稳定性、兼容性

恶意软件检测技术

特征码检测

  基于文件某部分特征

  精确匹配技术

  早期,一张软盘对应一种病毒

  病毒库,从一周更新一次到每天更新

  拖慢系统运行速度

  无法及时识别新的恶意软件

云查杀

  1. 动态病毒库
  2. 实时、共享
  3. 查杀能力更为精确、有效
  4. 挑战
    1. 隔离网络环境
    2. 加大自身体积
    3. 高速、自动化生成的变种

启发式检测

  启发式特征:通过一系列预定义的规则集来判断文件是否为恶意的检测方式

  相似度匹配

特征码检测 VS 启发式检测

  启发式检测不能替代特征码检测

优缺点特征码检测启发式检测
误报率
未知病毒
实现难度

恶意软件分析技术

静态扫描

  检测静态文件是否存在恶意代码的过程

  静态扫描

  1. 特征码检测
  2. 启发式检测:被动启发式检测
  3. 恶意软件对抗
    • 现象:一个硬盘中的文件在平时不会被检测为恶意软件,但是当他在内存中运行时就会被认为是恶意软件
    • 技术:加壳、压缩

动态扫描

  动态分析是在恶意软件在运行过程中,抽取特征进行匹配

  状态特征

  行为特征

沙盒技术

  可控的恶意软件运行环境,最小化恶意软件的感染范围

  分析出以下信息

  1. 主机方面:系统修改、恶意软件在内存中的行为
  2. 网络方面:网络连接状态、数据包

  完全模拟恶意软件运行的环境,分析出的行为更接近真实效果

动态的安全防护(态势感知)

  态势感知指在特定时空下,对动态环境中各元素或对象的察觉、理解以及对未来状态的预测

  依赖大数据的辅助和配合

  多方位联动分析

人工智能

  • 目标:预判、处理、取证
  • 常见应用: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言翻译
  • 应用于安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
  • 反病毒技术:特征码检测 → 启发式检测
  • 人工智能:模式识别 → 机器学习
  • 机器学习:识别 → 理解 → 解释
  • 已在使用中的机器学习
    1. C&C 网络流量通信行为
    2. 动态域名识别
    3. 鼠标动态行为检测
    4. 手机触屏行为学习
    5. web 攻击行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