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评从业人员考核参考题库 1101 ~ 1200
本文是国家密码管理局于 2023 年 6 月 28 日发布的《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从业人员考核参考题库》第 1101 至 1200 题的题目和参考答案(答案来源于网上各路大神,非官方标准答案,仅供学习参考,敬请不吝指正)。
ZUC算法比特重组BR层从上层LFSR寄存器单元抽取位置不包括( )。D
A. s0
B. s5
C. s9
D. s12
ZUC算法比特重组BR层主要使用了软件实现友好的( )操作。A
A. 比特级异或
B. 字符串连接
C. 比特级AND
D. 比特级OR
ZUC算法非线性函数F部分使用的两个线性变换 L1,L2的设计与( )算法线性扩散层的设计思想相同/类似。A
A. SM4
B. AES
C. PRESENT
D. PRINCE
ZUC算法非线性函数F部分包含( )个记忆单元。A
A. 2
B. 4
C. 6
D. 8
ZUC算法密钥载入过程中除了装入种子密钥,还要使用( )个设定的15比特常数。C
A. 8
B. 12
C. 16
D. 20
ZUC算法非线性函数F部分所使用的S盒之一与( )算法的S盒仿射等价。B
A. PRINCE
B. AES
C. DES
D. PRESENT
ZUC算法非线性函数F部分使用的两个线性变换 L1,L2的设计采用了( )运算。B
A. 右循环移位
B. 左循环移位
C. 比特串联结
D. 有限域乘法
ZUC算法非线性函数F部分输入、输出长度分别为( )。C
A. 96, 96
B. 96, 64
C. 96, 32
D. 32, 32
以ZUC算法为核心,成为3GPP LTE标准的算法为( )。AB
A. 128EEA-3
B. 128EIA-3
C. 128UEA-3
D. 128UIA-3
3GPP LTE算法标准的3个核心算法为( )。ACD
A. ZUC
B. DES
C. AES
D. SNOW 3G
- 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评估P35
ZUC算法结构的核心部分包括( )。ABC
A. LFSR
B. 比特重组BR
C. 非线性函数F
D. Feistel网络
- P36
ZUC算法中使用到的运算包括( )。ABD
A. 模2^{31}-1的加法
B. 模2^{32}的加法
C. 右循环移位
D. 左循环移位
- P36
ZUC算法非线性函数F部分使用的非线性运算包括( )。AB
A. S-盒变换
B. 模2^{32}的加法
C. 模2^{31}-1的加法
D. 比特串异或运算
- P36
ZUC算法非线性函数F部分使用的两个线性变换 L1,L2采用( )运算设计,降低了实现代价。BC
A. 右循环移位
B. 左循环移位
C. 比特串异或运算
D. 有限域乘法
ZUC算法密钥装载时LFSR中需要装入( )。ABC
A. 种子密钥
B. 初始向量
C. 16个15比特常数
D. 15个15比特常数
- P36
关于ZUC算法初始化过程描述正确的是( )。CD
A. 迭代64轮
B. 初始化完成后直接输出密钥流
C. 迭代32轮
D. 非线性函数的输出会参与LFSR的反馈运算
关于ZUC算法非线性函数F部分使用S盒描述正确的是( )。BD
A. 仅使用2个S盒
B. 采用8比特S盒
C. 采用4比特S盒
D. 使用4个S盒
- 4个8比特S盒
关于ZUC算法描述正确的是( )。BCD
A. 3GPP LTE唯一标准
B. 基于素域上的LFSR设计
C. 算法结构新颖
D. 算法软硬件实现性能良好
流密码的强度主要取决于密钥流生成器的设计。正确
一个同步流密码具有很高的密码强度主要取决于( )。A
A. 密钥流生成器的设计
B. 密钥长度
C. 明文长度
D. 密钥复杂度
序列密码也称为( ),它是对称密码算法的一种。C
A. 非对称密码
B. 公钥密码
C. 流密码
D. 古典密码
如果序列密码所使用的是真正随机方式的、与消息流长度相同的密钥流,则此时的序列密码就是( )密码体制。D
A. 对称
B. 非对称
C. 古典
D. 一次一密
以下是序列密码或流密码算法的是( )。D
A. SM2算法
B. SM3算法
C. SM4算法
D. ZUC算法
下列不属于序列密码的是( )。ACD
A. DES
B. ZUC
C. AES
D. ECC
RC4是一个典型的基于( )数组变换的序列密码。B
A. 线性
B. 非线性
C. 同步
D. 异步
m序列是( )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A
A. 最长线性
B. 最短线性
C. 最长非线性
D. 最短非线性
以下密码算法不属于序列密算法的是( )。D
A. ZUC
B. RC4
C. A5
D. IDEA
序列密码算法有( )。AB
A. ZUC
B. RC4
C. AES
D. DES
基于祖冲之算法的完整性算法工作流程中的步骤有( )。ACD
A. 初始化
B. 函数扩展
C. 产生密钥流
D. 计算MAC
- 0001.3-2012
下列属于序列密码算法的是( )。ABCD
A. RC4
B. A5
C. SEAL
D. SNOW2.0
自同步序列密码的特性是( )。AB
A. 自同步序列
B. 有限的错误传播
C. 加解密速度较快
D. 消除明文统计特性
一个同步流密码具有很高的密码强度主要取决于( )。A
A. 密钥流生成器的设计
B. 密钥长度
C. 明文长度
D. 密钥复杂度
ZUC-256的设计目标是针对( )的应用环境下提供256比特的安全性。C
A. 3G
B. 4G
C. 5G
D. 2G
我国( )被采纳为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系统(LTE)国际标准。A
A. ZUC算法
B. SM2算法
C. SM3算法
D. SM4算法
通过祖冲之序列密码算法,能实现信息的( )。AB
A. 机密性
B. 完整性
C. 真实性
D. 不可否认性
采用Feistel结构的密码算法的加解密过程具有相似性。错误
SHA-1生成的杂凑值的长度为160比特Bit。正确
SHA-1的输入消息分组长度为218比特Bit。错误
- 512Bit
- SHA-1的输出值的长度为152比特Bit。错误
- 256Bit
SHA-256的输入消息以512比特Bit的分组为单位处理。正确
SHA-256的输出为256Bit的杂凑值。正确
SM3密码杂凑算法和SHA-256的消息字介入方式相同。错误
SM3密码杂凑算法和SHA-256都是MD结构。正确
SM3密码杂凑算法和SHA-256的压缩函数完全相同。错误
- 类似结构
根据目前公开的分析结果,SM3密码杂凑算法的安全性高于SHA-1。正确
SM3密码杂凑算法中的P置换是线性运算。正确
SM3密码杂凑算法一共有2个置换函数。正确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消息扩展过程一共生成128个消息字。错误
生日攻击是一种密码学攻击手段,基于概率论中生日问题的数学原理。SM3密码杂凑算法可以抵抗生日攻击。正确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布尔函数输出2个字。正确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轮函数每次更新2个字。正确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前16轮使用全异或的布尔函数。正确
SM3密码杂凑算法可以用来加解密数据。错误
SM3密码杂凑算法不是单向函数。错误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字长为16比特。错误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前16轮采用非线性的布尔函数。错误
SM3密码杂凑算法不能用来做数据完整性检测。错误
下列选项中可能涉及密码杂凑运算的是( )。BCD
A. 消息机密性
B. 消息完整性
C. 消息鉴别码
D. 数字签名
密码杂凑算法的基本安全属性有( )。ABC
A. 抗碰撞攻击
B. 抗原像攻击
C. 抗第二原像攻击
D. 抗多个碰撞攻击
以下算法采用不可逆的数学运算的是( )。D
A. RC4
B. IDEA
C. DES
D. MD5
关于杂凑函数下列描述有错误的是( )。A
A. 杂凑函数的输入长度固定
B. 杂凑函数的输出长度固定
C. 杂凑函数可用于数字签名方案
D. 杂凑函数可用于消息完整性机制
MD5算法主要包括的步骤有( )。ABCD
A. 附加填充位
B. 初始化链接变量
C. 分组处理
D. 执行步函数
SM3密码杂凑算法消息字的存储采用小端形式,左边为低有效位,右边为高有效位。错误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消息填充方式和SHA-256基本相同。正确
SM3密码杂凑算法中没有使用循环移位运算。错误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消息分组长度是256比特。错误
下面( )不是杂凑函数的主要应用。C
A. 文件完整性验证
B. 数字签名
C. 数据加密
D. 身份鉴别协议
SHA-1接收任何长度的输入消息,并产生长度为( )位的杂凑值。B
A. 64
B. 160
C. 512
D. 128
- (MD5生成128)w
如果杂凑函数的函数值为64位,则对其进行生日攻击的代价为( )。B
A. 2^16
B. 2^32
C. 2^48
D. 2^64
- (指数是2分之位数)
对于一个给定的杂凑函数H,其单向性是指( )。A
A. 对于给定的杂凑函数H,找到满足 H(x)=h 的 x 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
B. 对于给定的分组 x,找到满足 x ≠ y 且 H(x)=H(y)的 y 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
C. 找到任何满足H(x)=H(y)的(x,y)在计算上是不可行的
D. 以上说法都不对
MD5算法输出报文杂凑值的长度为( )。B
A. 120
B. 128
C. 144
D. 160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杂凑值长度是消息分组长度的一半。正确
SM3是()算法。D
A. 分组密码
B. 公钥密码
C. 数字签名
D. 密码杂凑函数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链接变量长度为()比特。C
A. 128
B. 224
C. 256
D. 512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压缩函数一共()轮。B
A. 32
B. 64
C. 80
D. 120
SM3密码杂凑算法采用()结构。A
A. MD结构
B. Sponge结构
C. HAIFA结构
D. 宽管道结构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压缩函数一共有()种不同的布尔函数。A
A. 2
B. 3
C. 4
D. 5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压缩函数的输入一共有()比特。C
A. 256
B. 512
C. 768
D. 1024
SM3密码杂凑算法输入的最大消息长度不超过()比特。B
A. 2^32
B. 2^64
C. 2^128
D. 任意长度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消息分组长度为()比特。B
A. 256
B. 512
C. 768
D. 1024
SM3密码杂凑算法( )年公开发布的。A
A. 2010
B. 2012
C. 2015
D. 2016
SM3密码杂凑算法( )年被批准成为行业标准。B
A. 2010
B. 2012
C. 2015
D. 2016
SM3密码杂凑算法( )年被批准成为国家标准。D
A. 2010
B. 2012
C. 2015
D. 2016
- GBT 32905-2016 信息安全技术 SM3密码杂凑算法
SM3密码杂凑算法最少填充()比特。D
A. 1
B. 32
C. 64
D. 65
SM3密码杂凑算法最多填充()比特。D
A. 64
B. 256
C. 512
D. 576
SM3密码杂凑算法填充后消息的最短长度是()比特。C
A. 0
B. 256
C. 512
D. 1024
SM3密码杂凑算法字的存储采用( )方式。A
A. 大端
B. 小端
C. 大小端混合
D. 其他
对输入为448比特的消息,SM3密码杂凑算法生成杂凑值时需要调用( )次压缩函数。B
A. 1
B. 2
C. 3
D. 4
SM3密码杂凑算法P0和P1置换中有( )个异或操作。A
A. 2
B. 3
C. 4
D. 5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字长是( )比特。C
A. 8
B. 16
C. 32
D. 64
SM3密码杂凑算法链接变量一共( )个消息字。C
A. 4
B. 6
C. 8
D. 16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布尔函数的输入有()个消息字。B
A. 2
B. 3
C. 4
D. 5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消息扩展过程一共生成( )消息字。C
A. 64
B. 128
C. 132
D. 256
SM3密码杂凑算法不能用于( )方面。B
A. 消息源真实性鉴别
B. 加解密数据
C. 密钥生成
D. 随机数生成
SM3密码杂凑算法压缩函数中与当前内部状态进行计算时使用的操作是( )。A
A. 异或
B. 模加
C. 与运算
D. 或运算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初始值IV一共( )比特。C
A. 8
B. 128
C. 256
D. 512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P置换中有1比特输入差分,输出差分至少有( )比特。C
A. 1
B. 2
C. 3
D. 9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输入消息为“aBc”,填充后的消息中,一共有( )个全“0”消息字。D
A. 8
B. 10
C. 12
D. 14
SM3密码杂凑算法的输入消息为“aBcd”,填充后的消息中,一共有( )个非“0”32比特字。C
A. 1
B. 2
C. 3
D. 4
SM3密码杂凑算法最少填充( )比特“0”。A
**A. 0**
B. 1
C. 63
D. 64